学位授权点建设年度报告
(2024年)

学位授予单位 |
全 称 |
贵阳学院 |
代 码 |
10976 |
授权专业学位类别 |
名 称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代 码 |
0832 |
授权级别 |
□ |
博士 |
þ |
硕士 |
2024年11月15日
一、学位授权点建设基本情况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于2023年招生,招生专业为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研究方向主要有:一、贵州特色农产品资源特别是在猕猴桃、蓝莓、火龙果、百香果、核桃、小黄姜等在农产品精深加工、贮藏保鲜、综合利用。二、食品化学、食品风味以及果蔬生理变化、果蔬病害成因以及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成分变化规律。三、研究贵州特色木本油料加工及副产物的综合加工利用;植物及蛋白制品的研究与开发;同时针对贵州特色小杂粮薏仁米等展开产品开发。
学位点目前在读研究生33名。现有专任教师23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8人,副高级职称15人。导师中拥有博士学位17人,硕士学位6人。学位点拥有国家林业草原山桐子加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产学研基地以及贵州省食品风味感知及品质调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多个支撑平台和创新人才团队。。
本年度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横向项目12项,总研究经费937.4万元。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7篇,其中SCI论文24篇,ESI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篇,授权国家专利18件,导师获省部级以上奖8项。导师通过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科技成果转化与咨询服务74万元。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
1.师德师风建设
学位点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理想信念教育、职业道德培养和为人师表规范,形成了严谨的教师职业道德体系,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强烈责任感和卓越专业素养的教师队伍。定期组织教师参加思想政治学习会,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发挥榜样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教师树立坚定的政治立场和崇高的教育理想,要求教师牢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开展教师职业道德考核,考核结果与教师的绩效和晋升直接挂钩,确保教师能够自觉维护职业操守,杜绝学术不端和教学失德现象的发生。
为人师表是教师工作的重要标准,学院要求教师在教学、科研和生活中做到以身作则、言行一致,定期学习《贵阳学院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实施细则》和《研究生导师指导行为准则》,加强导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导师指导和培养研究生的能力。组织导师学习了《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规则(试行)》《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项目资金抽查中通报的违规使用科研经费案例,通报科研诚信案件;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集中学习,学习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把科研写在大地上,恪守学术规范、坚守学术诚信,在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等工作中作表率;同时为全体导师开展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主题讲座和《学术诚信承诺书》签署等活动,发挥研究生导师言传身教作用。把教育引导和制度约束结合起来,主动发现、严肃查处违背科研诚信要求的行为,对科研失信行为实行“零容忍”,在晋升使用、表彰奖励、参与项目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学位点本年度未发生师德师风问题。
2.研究生思政工作
学位点积极推动党建与学术科研的深度融合,组织了多次结合党史学习的科研讲座,鼓励研究生将爱国情怀与学术研究相结合,参与到国家发展、科技创新的各项任务中。此外,通过组织“党支部与学科前沿”的结合活动,党员研究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党的方针政策对学术研究的指导作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科研工作过程中,提升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创新能力。
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学院结合研究生培养的要求,创新地实施了多项具体措施,如通过组织青年党员的实践活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等,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鼓励研究生通过参与社区服务、扶贫支教等活动,切实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在此基础上,学生作为主持人立项贵阳学院2024年“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1项。
本年度,我院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定期开展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研究生党员学习党纪党规,增强廉洁自律意识。通过建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对研究生党支部的监督与管理,确保党内纪律得到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制度化。
学院结合研究生学业压力大、心理健康需求增加的特点,设立了“思想政治与心理健康支持”平台,提供个性化心理辅导、压力管理等服务。党支部定期组织心理健康主题活动,如情绪管理工作坊、压力舒缓沙龙等,帮助研究生缓解心理压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通过党建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帮助研究生在思想和心理上获得全面成长。
三、研究生招生工作情况
本年度学位点完成了招生计划和招生章程中初试考试科目、复试科目和参考书目的拟定;同时完成2024年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和评卷工作;完成公布2024年研究生复试细则,完成调剂和复试工作。确定本学位点拟录取名单,本年度学位点录取24名研究生。
四、研究生培养工作情况
1.课程与教学
学位点组织修订了2024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科学、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和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领域研究生培养方案,开设的课程包括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覆盖主干学科方向。完成了2024年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2023级研究生毕业论文选题、开题工作。
贵阳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
学 位 课 程 |
|
|
(公共必修课,需修满 4 学分) |
|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时 |
课程编号 |
备注 |
|
|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
2 |
I |
36 |
GG1015 |
食品科学、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
|
|
英语 |
2 |
I |
36 |
GG1016 |
|
|
学 位 课 程 |
|
|
|
(专业必修课,需修满 6 学分) |
|
|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时 |
课程编号 |
备注 |
|
|
|
|
高级食品化学 |
2 |
I |
36 |
SY1002 |
必修课程 |
|
|
现代食品微生物学 |
2 |
I |
36 |
SY1106 |
|
|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题 |
2 |
II |
36 |
SY1058 |
[食品科学必修] |
|
|
农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专题 |
2 |
II |
36 |
SY1059 |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必修] |
|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专题 |
2 |
II |
36 |
SY1060 |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必修] |
|
|
非 学 位 课 程 |
|
|
|
(公共/专业选修课,选修 18 学分 ) |
|
|
|
课程名称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学时 |
课程编号 |
备注 |
|
|
|
|
体育 |
0.5 |
II |
18 |
GG2012 |
必选修课程 |
|
|
工程伦理(食药) |
0.5 |
I |
18 |
GG3001 |
|
|
自然辩证法 |
0.5 |
II |
18 |
GG2014 |
|
|
美术 |
0.5 |
II |
18 |
GG2016 |
任选一门 |
|
|
音乐 |
0.5 |
II |
18 |
GG2017 |
|
|
就业环境与贵州省情 |
0.5 |
III |
18 |
GG2018 |
|
|
数智化检索 |
0.5 |
III |
18 |
GG2019 |
|
|
“四史”系列课 |
0.5 |
IV |
18 |
GG2020 |
|
|
数理统计 |
1 |
I |
18 |
SY1110 |
|
|
|
现代仪器分析前沿 |
1 |
I |
18 |
SY1087 |
|
|
|
高等食品风味化学 |
2 |
I |
36 |
SY1015 |
|
|
|
分子生物学技术专题 |
2 |
I |
36 |
SY1027 |
|
|
|
现代分离技术进展 |
2 |
I |
36 |
SY1108 |
|
|
|
食品品质分析与快速检测技术 |
2 |
II |
36 |
SY1051 |
|
|
|
科学技术研究方法与科学素养 |
1 |
I |
18 |
SY1095 |
|
|
|
药食资源研究与开发 |
2 |
II |
36 |
SY1030 |
|
|
|
食品生物技术专题与研究进展 |
2 |
I或III |
36 |
SY1028 |
|
|
|
微生物代谢调控 |
2 |
I |
36 |
SY1055 |
|
|
|
现代食品工程学 |
2 |
II |
36 |
SY1007 |
|
|
|
必修环节 |
|
|
|
参与学术活动 |
至少20次 |
|
|
|
参与入学教育 |
|
|
|
|
助研/助教/助管、社会服务(劳动) |
|
|
|
|
毕业论文 |
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检查、提交论文、通过答辩 |
|
|
|
|
|
|
|
|
|
|
|
|
|
2.实践教学
本年度学位点带领研究生赴华润雪花啤酒(贵州)及贵州恒力源集团进行实践活动。通过开展基础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和科学研究探索。通过交叉学科融合,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了学生的科研视野。培养点组织2023级硕士研究生参加创新创业讲座,将党和国家、省市政府以及学校关于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相关扶持和优惠政策向毕业生进行了专业的解读和分析,通过丰富创业案例为毕业生梳理了创业流程和注意事项,进一步深化了毕业生对自主创业的认识,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
3.研究生学术训练与学术交流情况
本年度学位点获批硕士研究生科研项目立项2项,研究生共参加相关学术会议50余人次,组织开展线下各类科研与教研学术讲座12次,参加研究生300余人次。本年度学位点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高水平论文14篇。本年度学位点有10余位同学先后获得全国“挑战杯”贵州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二等奖、以及研究生获国内会议学术报告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等学术奖项。
五、导师遴选与培训情况
1.导师遴选与考核
按照《贵阳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选聘办法》(试行)》的通知以及《贵阳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要求,遴选了导师7人。
2.导师培训
学位点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重点开展导师业务能力、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素养、心理疏导、沟通技能、就业指导能力等方面的培训。组织了《<学位法>实施对研究生培养管理带来的新挑战》培训,初级救护员培训,科研诚信教育培训,《工程类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论文基本要求(试行)》培训,《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导生关系困境的预防与纾解:基于师生心理的调查发现》培训以及《ACGE公益云讲堂:高校青年教师初任导师角色的问题挑战与主动适应》。
六、研究生奖助情况
在《贵阳学院研究生奖励资助体系管理规定(试行)》《贵阳学院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学院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办法(试行)》《贵阳学院研究生助学金管理办法(试行)》《贵阳学院研究生助研、助教、助管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等文件的基础上,结合学位点实际情况,积极开展“三助”工作,成立了研究生奖助评优评先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学业奖学金等的审核工作,研究生奖学金在学位点进行公示,接受全员监督。本年度3人获研究生学业奖学金,32人获国家助学金,符合国家助学金条件的,覆盖面100%。
2024年国家助学金资助情况
序号 |
学生年级 |
人数 |
奖助类别 |
金额(万) |
1 |
2023级 |
9 |
助学金 |
5.4 |
2 |
2024级 |
23 |
助学金 |
13.8 |
合计 |
19.2 |
2024年学业奖学金获奖情况
序号 |
年级 |
专业 |
级别 |
金额(万) |
1 |
2023级 |
食品科学 |
三等奖学金 |
1.8 |
合计 |
1.8 |
七、研究生教育支撑条件
1.科学研究
2024年,获批学位点建设专项经费581.38万元,用于学位点研发仪器设备采购,建设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本年度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6项,横向项目12项,总研究经费937.4万元。专任教师发表学术论文67篇,其中SCI论文24篇,ESI全球TOP 1%高被引论文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5篇,授权国家专利18件,导师获省部级以上奖8项。导师通过产教协同育人模式为企业和地方政府提供技术服务和咨询,科技成果转化与咨询服务74万元。
2.支撑平台
学位点拥有国家林业草原山桐子加工与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工程技术中心和产学研基地以及贵州省食品风味感知及品质调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等省部级平台和创新人才团队。—。
3.管理服务
在日常管理方面:具有有效的研究生培养的管理与运行机制,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管理研究生培养,研究生权益保障机制健全,实施情况良好。具有《贵阳学院研究生手册》等一系列包括学籍管理、奖助制度、社团活动、申诉及解决机制等研究生权益保障制度文件,建立了研究生党支部和研究生会,配备5名专职研究生管理人员,明确了其在研究生招生、就业,奖助贷,教学及日常管理、心理辅导及意识形态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方面的工作职责。对入学新生开展心理健康普测,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级晤谈;重点关注家庭困难研究生的日常学习和心理健康,不间断慰问帮扶,积极开展就业指导,建立研究生就业情况数据库,确保毕业生早就业、就好业。
在教育方面:入学时进行系统的学术规范和职业素养培训,帮助研究生明确学习目标和科研方向。在开题环节严格评审,确保选题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为研究工作奠定基础。建立中期考核机制,对研究生的课程学习、科研进展、学术能力和思想状态进行综合评估。对于考核不达标的学生,制定整改措施并进行跟踪指导,确保培养过程有序推进。鼓励研究生参加高水平学术会议和专业技能竞赛,通过校内外学术报告、交流活动等,提高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在学位论文和学位授予管理方面:制定了《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办法》,明确学位论文写作规范、内容要求和审查流程。论文开题与中期检查:确保研究生从开题到中期检查各阶段目标明确,工作扎实。论文盲审制度:学位论文提交后,严格执行双盲评审制度,确保评审过程的公平性与客观性。要求论文通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进行查重,严格控制重复率,确保论文原创性。成立学位评定委员会,严格审议学位授予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课程成绩、科研成果、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做到科学评估、公正决策。研究生论文答辩后,由答辩委员会提出修改意见,确保论文的完善与提升。答辩结果与评议意见及时反馈给学生,帮助其不断改进学术能力。
八、学位授权点建设存在的问题
1.实验硬件建设较为落后,科研条件有待进一步改善。尽管近年来学科点购置了部分先进仪器设备,加强了实验条件建设,但与同类发达地区学位授权点实验室硬件建设还存在较大差距,现有仪器设备跟不上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科研和学习场地不足,限制了研究生的科研和学习效率。
2.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转化较低。尽管本学位授权点近年来有较快的发展,但由于师资力量和硬件条件的限制,导致高水平科研论文、成果产出和转化较少,严重影响了学科发展和社会影响力。此外,学科团队建设不足,缺乏高水平领军人才和团队。
3.优质生源不足,竞争压力大。随着高校间招生竞争加剧,学位点不具备推免生资格,因此在吸引“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和高水平推免生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学科的优质生源比例有待提高,生源结构不够合理。此外,目前招生宣传方式仍以传统渠道为主,对重点地区、重点高校的精准宣传力度不足,导致部分优质考生对学院的学术实力和培养特色了解不够深入。
九、下一年度建设计划
1.积极争取政策和科研投入。不断补充和更新仪器设备,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高科研平台的开放度和共享性,积极向学校申请科研和学习场地,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奠定良好的办学环境。
2.扩大对外宣传。加强本学位点学科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学科平台、特色优势等方面在国内外的宣传力度,吸引高质量的生源到本学位点攻读硕士学位,在奖学金、实践条件和平台、生活保障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3.进一步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与学术交流提升年轻导师的指导能力和国际化水平。设立导师指导负担平衡机制,确保导师能在科研与教学中合理分配精力,为研究生提供高质量的指导。同时,利用好省、学校的高水平人才引进以及柔性人才引进等政策和措施,进一步提高导师队伍的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编辑:黄人帅 二审:张桥银 三审:谢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