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日,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常云鹤老师面向本学期进入各实验室开展实验的全体学生,举办实验室安全专题培训活动。本次培训以“危化品知识普及、实验室安全隐患识别及不规范行为纠正”为核心,通过“案例警示+知识讲解+规范明确”的多维形式,系统强化学生实验室安全意识,精准规范危化品使用与实验操作全流程,从源头防范安全事故发生。
培训以高校实验室典型安全事故案例为切入点,通过还原事故发生细节、剖析违规操作与事故后果的直接关联,让学生直观感受到实验室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从试剂泄漏引发的腐蚀伤害,到操作不当导致的设备故障甚至火情,一个个真实案例打破了学生对“实验室安全”的侥幸认知,深刻传递“安全无小事,违规即风险”的警示,引导学生从思想根源重视安全防护的必要性。随后,培训围绕危化品安全与实验室隐患排查两大核心板块展开系统讲解:在危化品知识普及环节,不仅明确化学品的科学定义,更通过“全球已登记化学品达700万种”的规模数据,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品管理的复杂性;同时结合贵阳学院实验室实际,精准梳理常见易制毒、易制爆危化品清单,标注各类危化品的风险特性与管控要求,为学生后续接触相关试剂提供清晰指引。在隐患识别与规范明确部分,培训聚焦实验室高频风险点,逐项排查试剂混放、防护装备佩戴不齐全、废液未按类别分装、仪器超时长负荷运行等典型问题,并针对性明确实验操作全流程规范:强调开展危险实验或使用易制毒、易制爆化学品时,必须有指导教师现场监管;要求实验全程规范穿戴实验服、防护手套等装备;明确《实验室开放记录》《仪器使用记录表》需实时、如实填写,确保实验过程可追溯;同时特别指出,所有学生需签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明确自身安全责任与义务后,方可进入实验室开展实验,从制度层面筑牢安全准入防线。

活动最后强调,每名进入实验室的学生都是自身安全的“第一责任人”,需严格落实规范操作;各实验室需在9月中旬前完成试剂存储、标识张贴等隐患自查整改,学院将定期核查实验记录、现场巡查等方式强化监管,对废液违规倒入水池、私自携带实验药品出实验室等行为,一经发现将从严依规处理。同时培训明确了火警、校保卫处等应急电话及各实验室责任人,确保应急联络畅通,推动实验室安全管理常态化、规范化。参加培训的学生当场签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实验室安全管理责任书》,以书面形式承诺履行安全责任、遵守操作规范,标志着本次安全培训的核心要求落到实处,为新学期实验室安全有序运行筑牢“责任防线”。
编辑:常云鹤(一审校) 二审校:侯俊财 三审校:谢玲